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探讨 曾几何时“企业文化”这一企业精灵悄然潜入我们的企业意念之中。 于是乎,一夜之间各种学派、各个名流、各个专家学者、各大企业的老总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探讨企业文化究为何物。转眼间各种学说风起云涌,逐渐地充斥着、清洗着我们的头脑。 细想开来,其实,企业文化并不是近年才有的新奇 事物,我们对它应该不陌生。中国早在五、六十年代,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就根据当时国情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企业文化的冠冕,但是,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说明企业文化不是现今才有的,也不是外国人独有的专利。 企业文化何以理解?它的大忌又是什么?略加关注,就会发现,有许多企业注重的是“面子工程”,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内涵,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把企业文化作为一件美丽外衣披在企业身上。诸如把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视为企业文化,其实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狭隘的理解。我们常常在有关报刊上看到,说某个企业开展了影评、剧评、书评,成立了阅览室、文化室,组织了郊游,进行了文艺、体育竞赛活动等等,以显示企业文化搞得好,很富有特色,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很不全面的。我认为,企业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它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它的唯一内容,它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因为通过谈、拉、说、唱等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可以陶冶职工的情操,培育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用文化活动颂扬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有益于企业文化建设,但这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有的企业家认为,在展厅里摆放几本企业文化词典,办公桌上放上一本企业经典手册,在办公室张贴文化海报、走道里摆放文化框、单位里悬挂一些“催人奋进”的口号,甚至花巨资请广告公司做形象设计,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做成“面子工程”,一种供来客观赏的美丽花瓶。把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本末倒置,甚至不知道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在凭空高唱企业文化。 英雄人物的伟大壮举,劳动模范的奋斗精神,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等对员工的思想意识、敬业精神有榜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员工,推动了企业的进展,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但是,它不是企业文化全部。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等固然重要,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