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背诵默写,掌握相关的文言文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诵并背诵课文。 结合学习重点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学会仿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这是形象的比方,说自己的家就算再乱再破也是最好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把自己家称为陋室,这个在看来也是最好的草屋到底好在哪里,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参观一下。 作家及写作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创作了《陋室铭》。 文体介绍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整体感知课文 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学会流畅的朗读,流畅的朗读时理解文意的基础。 学生自由读一遍,读时注意字音、停顿。读准、读顺。 听录音,对比字音、停顿,纠错。仔细听并揣摩体会字音、停顿。 抽生单独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听后进行评价。 学生齐读,体会感受。 具体感知 1、二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默读,同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口头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假如有疑难处可前后桌小声讨论,仍不能解决做记号等会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组织解疑,检查自学效果并引导解疑。 (3)翻译重点文言词汇和语句(提问学生单独回答),学生思考、回答、识记。老师点拨、指导。 名:著名。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案牍:官府的公文。 鸿儒:博学的人。 劳形:使身体劳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里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宾语前置:有何之陋?) 2、三读课文,体会感情。 感受音韵美。这是一篇铭文,有押韵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感受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