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9页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2 溶解度(第 1 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及转化方法的探究,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升在实验中的归纳总结能力。【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转化关系,以及结晶的概念和方法。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中考中属于常考内容。本课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溶液形成的基础上,以两个物质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引领学生对物质溶解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下一章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状态却很少思考。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解,所以本节课将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来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程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的方法。2、了解结晶的现象和方法。教学重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3、结晶的方法。【教学难点】1、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充分理解概念中的“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第 2 页/共 9页剂”和“这种溶质”。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探究、设疑讨论。【学习方法】科学探究、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教学手段】科学实验探究、现象分析、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反馈练习。【教具准备】多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问题导入]学生分享小礼物,利用小礼设疑利用赠送学生小礼物导入本节课。讨论一杯水中能溶物导入新实验探究设疑:同学们通常在一杯水中放几袋咖啡?如果多放几袋,咖啡都能溶解吗?溶质能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吗?AB0用量筒分别量取 IODL 菱憎水井别倒入丛区 c 三个小烧杯中1在拟:B 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2.5 克 NaCl 固体,搅拌并观察.现象在小烧杯中C 中加入 2.0克硝酸钾固体,搅拌井观察现象2再在五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 2.5 克 NaCl 固体,搅拌并观察现象再在小烧杯匚中加入2L5 克硝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