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课 *赵 世 家 [学生用书 P82])一狐之腋从前,周舍侍奉赵简子。有一次,他在赵简子的门口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派人问周舍:“你有什么要教导我?”周舍回答说:“我很想做一个行事正直、敢于直谏的人,能够经常拿着笔墨和木牍跟随在您的左右,看到您犯了过错就把它记下来。如果每天记录下来并且时刻提醒您改正,那么,一月下来就有所收获,一年下来成效就更大了。”赵简子听了很高兴,便和周舍住在一起。没过多久,周舍死了,赵简子隆重地埋葬了他。三年之后,赵简子和诸位大夫饮酒,喝得兴致浓烈,赵简子流下了泪。大夫们都站起离开座位说:“我们犯了死罪,但不知道是什么罪?”赵简子说:“你们回来吧,都没有犯什么罪过。从前我的朋友周舍有句话说:‘一千只羊的皮加起来,抵不上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价值高;许多人俯首帖耳、唯唯诺诺,抵不上一个正直之人的直言相谏的益处大。从前商纣王因昏聩无能而灭亡,周武王却因光明正大而昌盛起来。’自从周舍死后,我就再也没有听到过有人当面指出我的过错。所以人主因听不到自己的错误和听见了不改正而亡,我们国家也差不多要亡了,这就是我哭泣的原因。”“一狐之腋”原意是指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现多用来比喻珍贵的事物。(出自《史记·赵世家》)伟大的改革——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都邯郸,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形势险恶。在他即位前,赵的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各国的侵扰。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在施行之初,阻力很大,百姓接受困难,朝廷内以公子成、赵文、赵造、周绍等人为代表的贵族官僚的抵触情绪也很大。在巨大的阻力面前,赵武灵王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最终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随着改革的发展,赵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得到加强,多年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之一变:灭了“心腹之患”中山国,打败了林胡、楼烦。赵国一跃而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其军事力量影响到武灵王死后的若干年,以致在大国“纵约”瓦解,各国献地事秦之时,赵国尚能屡败秦军,威慑匈奴。1.古代科举隋朝以后各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称科举。到了明清,正式科举分为四级。凡举业的读书人,未通过第一级考试前通称“童生”。第一级考试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