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尹师鲁第一书学案整体探究1.信中欧阳修明确表明了自己抵达贬所后的打算的句子是哪句?找出并加以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是“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这一句。“日知进道”,旨在进一步提高思想修养,准备迎接更大的政治风浪。此言向老朋友表明了自己坚守正道,始终不渝的心迹。2.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的疑问,表明自己的心境,为什么一开始却用大段文字叙家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欧阳修结识尹师鲁后受其影响较深。尹洙比欧阳修大六岁,为文风格沉峭挺拔,处事正直,这一点既影响了欧阳修,也为其赏识,二人可谓志同道合的朋友。尹洙被贬,欧阳修未能前去送行;欧阳修被贬夷陵后又因台吏逼迫甚急,未能留下书信;在路上泛大江凡五千里,又“无附书处”,自然已经对尹洙万分挂念。及到任所,得知二人相距仅两天的路程,“喜得作书以奉问”,当然要畅述别情,迫切地追问分手后情形,问友人安否,道自己情形,以让对方放心。大段的叙家常更显二人真挚友情,也为后文剖白心机,推心置腹作好感情铺垫。3.找出第七段中运用反衬手法的内容,并简要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反衬手法思想感情(1)以古人(尤其是韩愈)反衬自己不作戚戚之文表露不以谪迁为意的情怀(2)以近世傲逸狂醉反衬自己慎职勤官决心在贬所勤官慎职4.欧阳修是怎样看待自己被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得罪虽死,不为忘亲”,虽被贬,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告诫他的志同道合者不要仿效那些“被贬者”。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不曾饮酒”,抱着既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的态度,还勉励志同道合者“慎勿作戚戚之文”,要振作精神,要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概。局部探究阅读课文第五、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疑修有自疑之意者 意:意思B.布在世间,相师成风 布:布置C.则趋而就之 趋:去,赴D.然吾辈亦自当绝口 绝:闭紧【解析】 布:遍布,到处是。【答案】 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 A 项,“而”,①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语,不译;②连词,却。B 项,“为”,①动词,作为;②判断词,是。C 项,“然”,都为转折连词,然而。D 项,“之”,①代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