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有一次苏轼去秦观家。秦观的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那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 14 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信上的 14 个字排成一圈: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14 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知识·梳理]课标内容知识精要一、诗歌百花园1.诗歌的分类:(1)按类型分,可分为古诗、律诗、绝句。(2)按格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3)从字数上看,古诗、律诗、绝句又都各自分五言诗和七言诗。(4)按写作时期分,可以分为旧诗和新诗(新文化运动以后的诗)。2.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指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除现代诗外),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近体诗指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以律诗为代表。1.押韵:即韵脚的字必须同韵。“同韵”指韵脚字的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同,不管声母和韵头。2.律诗和绝句的押韵:(1)绝句和律诗,主要区别在字数上。绝句共四句;律诗共八句。“绝句”又叫“截句”,是从律诗上截取四句而形成的一种诗体。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律诗有五言和七言之别,由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八句组成。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二、押韵与和谐美(2)绝句的押韵要求: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第二句和第四句一定要押韵,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1(3)律诗的押韵要求: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三、平仄与参差美1.平仄:平仄是对整首诗中每个字的要求。所谓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入声在普通话中已并入其他三声了。2.诗歌的平仄格式:(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对仗与对称美1.对仗:也就是对偶。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2.对仗句的位置:一般用在颔联(律诗的三、四句)和颈联(律诗的五、六句)。3.诗歌的对仗类型:(1)“工对”,不仅词类要相同,在意义上还必须是同一个大类的词。(2)“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