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定律 对中国教育,现在是人人都骂它,却又个个都疼它;大家数落它这不好那不行,却又是左不离右不弃。到底应该怎么看教育制度?笔者有些颇为特别的看法。 比尔·盖茨世界知名,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他的半生颇富传奇色彩,开始是小小电脑程序设计员,后来成为电脑软件企业家,再后来,一举登上了世界电脑软件企业的珠穆朗玛,最后,他一心行善,散尽家财,淡出了这个已被他部分改变了的世界…… 本文提出一个“比尔·盖茨定律”,读者诸君也许会认为它是关于电脑的什么法则。非也!鄙人说的是像比尔这样的成功人士的攀升规律, 或者说,就是所谓成功秘诀。 比尔是电脑软件王子,他的成长和发达要说有什么规律的话,怎么也脱离不了计算机发展的轨迹。且说一开始,电脑这种机器不但庞大可怖,而且非常“吝啬”,一段固定时间只能给一个人使用,叫做“机时”。这可以比喻成“梅兰芳唱堂会”。后来,电脑工程师发明了“分时”技术,就是把“核心”的占用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这样,一台机器就可以通过好多台“终端”给许多人使用了。于是,进入了“梅兰芳在大剧院演唱”的时期了。再进一步,就发明了“个人电脑”,一举进入了“家家都有个梅兰芳”的普及与鼎盛期。再后来比尔成立微软公司,并开发一种名为“视窗”(Windows)的软件,就是给全世界个人电脑用的。可以说,比尔·盖茨的成就既是电脑的辉煌时代催生的,又是他本人通过自己开发的软件最后促成的。他为什么成了亿万富翁?原来他以全世界人为客户! 比尔一生关键的时刻,就在个人电脑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前后,小比尔的人生非常顺利,有许多机缘巧合: 他正好生在华盛顿州一个富裕的家庭,很早就迷上了当时还凤毛麟角的电脑;父母亲让他进了私立学校,而这所学校正好在中学电脑教学上非常先进;学校正好有足够的预算给学生付机时费,于是电脑迷小比尔大有机会泡在电脑旁;宝贵的机时最后用光了,学校的一位家长的公司正好需要有人帮助编程,于是小比尔又得以继续泡电脑;有一家大公司正好需要业余程序员编制工资程序,小比尔又被选中去编程;比尔家正好离华盛顿大学很近,这所大学正好有多余的机时给不相干的人用,比尔又得其所哉;在泡电脑的过程中,比尔认识了一位从事电脑专业的“大朋友”,这位大朋友正好从某一大工程接到一个电话,这一工程急需程序员;比尔的中学正好允许学生在假期中去为外单位编程。 结果是比尔在中学阶段就大量使用了电脑。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