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锦瑟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理解内部结构;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方法与过程:学习《锦瑟》,鉴赏其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学习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一、预习① 夕阳无限好——( ) ② 身无彩凤双飞翼——( ) ③ 何当共剪西窗烛——( ) ④ 春蚕到死丝方尽——( )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 )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 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 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1.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听朗读录音。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2)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2.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四、引导学生自读《锦瑟》,探究问题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在诗中的颔联和颈联用的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请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探究主旨,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提示: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 )作者为什么而“惘然”?( )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 【参考答案】三、2.【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