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之《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之《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1/8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之《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2/8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之《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3/8
《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筛选信息,理解课文所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二、学习重点、难点:1、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2、 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对文章作深入领会和分析鉴赏。三:学时安排:三学时四、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 岁去延安插队。21 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 7 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 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 《夏日的玫瑰》 《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借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2、阅读教材 p3 课后注释①3、阅读课文4、完成高效全能学习方案的学海拾贝部分第 1、3、4、5 四个小题 。五、预习思考: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本文的思路,分别概括这两部分内容。第一学时安排(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贝多芬,28 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 32 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学生介绍作者(上文)(三)整体感知,梳理文脉: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2、概括这两部分内容 3、师生互动总结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第 1 至 4 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 5 至 7 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第 1 节为过渡段。第 2 至 3 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之《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