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怎么解释一、造成歧义的原因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常涉及歧义辨析和理解的问题,本单元拟对常见的歧义句式加以说明。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句意失去了确定性,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理解的句子。造成歧义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多音、多义词语造成歧义例如:(1)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锁”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2)他们看不上 2019 年中超足球赛。“看不上”是多意词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另一种意思是“看不到”。(3)这是名模孙燕摄于 11 月的照片。“照片”,可理解为名模孙燕的照片,也可理解为孙燕拍摄的照片。(4)这个人好说话。“好”既可读作 hào,“爱好”“喜欢”的意思,也可读作 hǎo,“易于”“便于”的意思。2.停顿不同造成歧义例如:(1)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 ,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既可在“她”后停顿,也可在“家里人”后停顿。(2)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在“礼品”后停顿,意思是别送礼,送祝福;在“别”后停顿,意思是送礼、送祝福都不行。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例如:(1)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送给他。“他”即可理解为“嘉宾”,也可理解为“嘉宾”以外的人。(2)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此”是指“嘴上说说”,还是指“采取果断措施”,指代不清。(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前面提到“搜集史料”“鉴定和运用史料”两个方面,代词“这”指代不明确。4.主语不明造成歧义例如: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后半句主语不明确,“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是张原,还是老人?5.动词的施受对象不明造成歧义例如: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是李老师还不认识许多同学,还是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李老师?6.动词的支配范围不明造成歧义例如:(1)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是“禁止”作动词谓语还是“禁止取缔”作动词谓语?(2)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 N 城是有根据的。动词“否认”的宾语是“外星人莅临 N 城”还是“外星人莅临 N 城是有根据的”?7.介词的管辖范围不明造成歧义例如:(1)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警方“愤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