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课 祸兮福兮 本课话题——毅力一、从课本中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的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就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果。二、从自然中积累雄鹰一次又一次地落入山谷,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伸展双翅,翱翔蓝天;梅花一天又一天地忍受寒风,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傲立冰雪,散发清香;河蚌一回又一回地吞吐巨浪,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练就珍珠,闪耀光芒。三、从历史中积累1.明朝时期,浙江海宁人谈迁,是个穷秀才。29 岁开始编史,因为买不起书,就四处求人,借书抄写。有时为了查阅一点材料,自带干粮行走一百多里。他努力了 27 年,六易其稿,终于写成一部巨著。此时谈迁已经 56 岁了。可是有一天夜里,这部书稿却被人偷走了。谈迁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别人都以为他这下将一蹶不振,不料他第二天便挽起袖子重新干了起来,他又花了整整十年的光景,终于写成第二遍书稿,就是后来问世的《国榷》。此时的谈迁已经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了。他高兴地对人说:“虽死而瞑目矣。”2.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生下来就口吃。由于口吃,吐字发音不清,虽然有满腹的见解,却表达不出来。为了克服这个生理缺陷,德摩斯梯尼常把石子放在嘴里,跑到海边,面对大海练习讲话,天天如此,居然把口吃矫正了。为了专心练习演说,德摩斯梯尼一边登山,一边吟诗,有时站在镜子前比画着练习手势。为了一心一意练口才,他在家里建了一个地下室,整天在那里练习,一连两三个月不出来。他还狠下心,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一半,这样一来,想出去玩的念头就彻底打消了。尽管当众演说遭到过无数次失败,但他从不灰心。经过顽强的努力,德摩斯梯尼终于成为著名的大演说家。一、作者简介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老子(约前 571—前 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主张“无为”。“无为”指基于天道的自然本性,顺应万物的本性无心而为;不是无所作为的“不为”,而是要人在遵循事物自然固有本性的前提下“善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