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课 崔杼弑其君本课话题——忠诚一、从课本中积累“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这一回答,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在春秋时期,讲究忠君固是一种传统,但晏子却具有超然于上的态度,明确了忠君的界限与尺度。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阐明了忠诚的真正含义。二、从生活中积累在职场中,有很多人一面在为公司工作,一面又在打着个人的小算盘,一旦公司遇到挫折,他们就另辟蹊径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对于这样的人,虽然看似他们在职场中有着自己的位置,但那也只能是暂时的,他们终将会为自己的不忠诚吞下苦果。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一个社会机构中奠基自己的事业生涯。只要你还是某一机构中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身心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理解管理者的压力并给予体谅一定要记住:无论是作为一名员工,还是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忠诚于公司,忠诚于他人是做人的根本,因为,忠诚于别人就是忠诚于自己。三、从历史中积累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人们在盛赞诸葛亮的旷世奇才的同时,也赞美他能忠心耿耿地报答知遇之恩的美德。自从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己任,正如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忠诚,在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贤人能士的心中,占有着无论多少金钱、多高的官位都不能与之衡量的地位。四、从名言中积累1.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 ——清·魏裔介2.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3.忠诚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美德。 ——塞内加4.牢固地结合产生忠诚,这一谚语永世长存。 ——高尔基5.你若想证实你的坚贞,首先证实你的忠诚。 ——弥尔顿一、作者简介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左丘明左丘明(约公元前 502—约公元前 422),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司马迁称之为“鲁之君子”。任鲁国左史官期间,尽职尽责,为时人所崇拜。因双目失明,故后人亦称盲左。相传,左丘明编修国史,历时 30 余年,一部纵贯 200 余年、18 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据司马迁考证,《国语》亦出自左氏之手。二、背景回放这起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