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1127 年靖康之变,北宋沦亡,激于国仇家恨的南宋词人,无复剪红刻翠、含宫咀商的心情,词风为之一变。“极其工”、“极其变”是清代词学家朱彝尊对南宋词的评价。“极其工”是指南宋词人对词的内在规律能继续深入探讨,在词体、音律、声韵等方面达到更高水平。在这方面成就卓著的首推姜夔,他与北宋的周邦彦并称“周姜”。姜夔精于音律,能自制曲牌,他留下的词谱,成为流传至今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文献。“极其变”则指南宋词内容风格的多样化。南宋 150 年间,内忧外患不断,关系到国家兴亡的社会政治影响在词中反映特别显著,这时期的词作,前期多表现为激于爱国热情的壮怀高唱,后期则变为忧国伤时的哀感低吟。多变的时局,动荡的岁月虽然是一种不幸,但也不断丰富了南宋词人创作的内容,引发了他们对时事身世的深切思考,抒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这时期的词既有经历南渡的慷慨悲歌,又有极婉约之致的浅吟低唱。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沉痛感伤。靖康巨变,使无数爱国志士发出慷慨激昂的悲歌。岳飞的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气吞山河,光照日月,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陆游的词前期回响着“从军乐”,后期则满蕴着“爱国泪”,他的词或激昂,或飘逸,或绵密,具有多种风貌。姜夔的词于“婉约”“豪放”之外,以“清空骚雅”别立一宗,他写丧乱的作品,句句沉着,回肠荡气;咏物之作,更是寄慨遥深,隐约幽微。本专题选了南宋词中极富代表性的六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女词人的闺中生活,流露出惜春伤春的情愫;《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达了词人抗金救国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是一首经典咏梅词,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扬州慢》(淮左名都)抒发了词人对国事的痛惜,寄托了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今日残破的哀叹;《鬲溪梅令》(好花不与香人)是一首怀人之作,表现了真挚的爱情。 [学生用书 P84]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例析概 念说 明例 句赏 析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诗人把死后的杨贵妃比作梨花,梨花是洁白的,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作为仙子的杨贵妃的美貌,还与“温泉水滑洗凝脂”相照应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