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变形的金刚》学案晨读广场名句积累自由唯有接受真理的限制,我们才能得到至高无上的自由享受。(《泰戈尔评传》)追求绝对的自由,和谐感就会受到伤害。——《泰戈尔评传》生命之河在它的一条岸边亨有自由,在另一条岸边受到约束。——《泰戈尔评传》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内心世界是十分丰富的,他如果需要外界什么东西,他一定会选取那些最高尚最美好的……——高尔基《夏天》既然象征人类自由的极乐鸟被虚伪琐事之网所紧紧束缚,奄奄一息,那就应该把网割破,撕碎!——高尔基《蔚蓝的生活》你如果要一个人充分地表现他自己,你必须解除一切你加在他身上的传统的束缚。——泰戈尔《家庭与世界》为了美好的生活,必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生活上平等、完全的主人。(高尔基《论新与旧》)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同类,就法律而言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巴尔扎克论文选》没有物质享受上的平等,就不可能有公民权利的平等。——高尔基《意大利童话》【抚摸经典】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品评】 这首七古与柳宗元的另一首五绝《江雪》,都是描写渔翁的。渔翁的形象都体现着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而艺术上各具特色:《江雪》中的蓑笠翁在孤傲中映着寒光而这里的渔翁却于高逸中透着凄清。 用心 爱心 专心1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柳宗元于顺宗永贞元年( 805 ) 被贬为永州司马,曾遍游这一带山水,先后写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永州八记》,借山水以写幽怀。 我们将这首诗与《永州八记》放在一起参读,让这一作品群所展示的山水美与人格美相互映照,会更容易看清诗人在这个时期的孤清高洁的情怀,而他笔下的山水人物都打上了诗人这种审美情趣的印记。柳宗元在青山绿水间为什么特别注目于渔翁的形象?他是否想起了一千多年前屈原被放逐到潇湘之间,在江畔与渔父对话的情景?是否屈原那“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的悲剧形象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以柳宗元的谦卑自放的性格,决不会自比为先贤屈原,但我们从渔翁的生活情趣中隐约看见了诗人的影子。这位渔翁的居处是“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饮的是“清莹秀澈”的潇湘水,连烧水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