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1/6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2/6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3/6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 2《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参考资料欢 乐 1、文本全解。 (1) 作者简介。 何其芳 (1912 — 1977)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6 岁人私塾,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于此时开始接触中国古代小说和诗词。 14 岁,怀着对新环境的渴慕,人县城读书。在万县一中,他接触新文学,阅读冰心,也阅读泰戈尔和安徒生。 1929 年初中毕业后到上海中国公学预科就读,翌年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他先进了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1 年又人北京大学哲学系。 何其芳 20 年代末开始写诗,是 30 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 1935 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合出《汉园集》,初次显示他艺术创作的才华。他早期的著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画梦录》、《刻意集》等。这个时期的作品倾向于表现个人,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郁悒与苦闷。 1935 年何其芳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师范任教。开始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上发生很大变化,写了一批关注现实的作品,如散文集《还乡杂记》等。 1938 年他奔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歌颂新生活、歌唱光明的主题和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构成他这个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散文集《星火集》,诗集《夜歌》。 1942 年 5 月,他参加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彻底的变化,他不再做个人的梦,而是做着“大多数的中国人的梦”了,散文《我歌唱延安》标志着他的创作出现另一个新起点。 何其芳后期的作品,与前期迥异者,在于他的不事雕琢,平实无华上。 (2) 基本解读。 何其芳早期的诗深受法国象征派诗风的影响,又喜爱李商隐、李煜的冶艳之词。尤其着迷于文字的色彩、图案,常常能捕捉住心灵里浮现的各种颜色,并用形象化的文字加以表达。他在追述《燕泥集》的写作情况时说,那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正是青春的热情和美好的梦想,使 他早期的诗有着各种“欢乐”的颜色。 《欢乐》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收进《预言》集中,体现着何其芳将东西方诗学熔为一炉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里,诗人从颜色、声音、气息、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描写快乐。 “欢乐”是什么 ? 欢乐是一种颜色——“白鸽的羽翅”, “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一种声音——像“芦笛”,像“潺潺的流水”;欢乐是“温情的手”, “爱怜的眼光”, “颤抖”的“心灵”。抽象的情思在诗人的笔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