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学案【学习目标】1.赏析意象叠加的艺术手法,规范诗歌赏析语言。 2.感受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感,体会情感推进的节奏。 3.学会吟诵,尝试写作诗歌,激发学生的爱国责任感。 【重 点】规范解读意象的训练。 【难 点】对爱国情感的思考。 【学 法】吟诵—品悟—交流—明确—运用 【模 式】感知探究——展示沟通——检测巩固 【学习过程】 一、 颂歌的变奏 “祖国土”专题包含两个板块。在第一板块“江山多娇”中,我们曾为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中全景式的讴歌所震撼;也曾为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民族标志性景观的壮美所感染。而在第二板块中,我们又听到了闻一多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国,“迸着血泪”喊出的“这不是我的中华”;我们也看到了艾青于 1938 年描绘的“悲哀的北方”那“广大的贫穷和饥饿”……这些“颂歌的变奏”,给我们展示了爱国情感的另一面,就是复杂与深沉。即使是今天,这片土地上依然有着愚昧与落后,贫穷与野蛮,民族复兴的进程仍然步履维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天然的和祖国息息相关!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舒婷对祖 国 母 亲 发 出 的 深 情 呼 唤 — — 《 祖 国 呵 , 我 亲 爱 的 祖 国 》 。 (板书) 二、 吟诵 (一)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请同学们也带着真情自读全诗,看看能不能感知到全诗的感情基调: 请同学们说说看:低沉 痛苦 振奋 豪迈 (板书) 从哪里感知的? 破旧、疲惫、蜗行、干瘪、失修、淤滩 形容词 贫困、悲哀、痛苦、未落到地面 名词 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 名词 富饶、荣光、自由 形容词 (二)那该怎样朗诵,才能读出这些感情呢? 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一节,其他同学评价,再读下一节。 要快! 用心 爱心 专心快慢 停顿 强弱 升降 旋律 气势 全班齐诵,注意节奏感。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投影: (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