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1.3《哈姆莱特》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1.3《哈姆莱特》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1/10
高中语文:1.3《哈姆莱特》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10
高中语文:1.3《哈姆莱特》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3/10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题哈姆莱特 威廉·莎士比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⒈ 识记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的有关知识;了解《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⒉ 归纳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过程与方法⒈ 把握紧张激烈的情节,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提高学生赏析人物的能力。⒉ 讨论总结品读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 认识封建宫廷的罪恶,正确认识复仇的意义,吸收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⒉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之有一双理性的慧眼和一颗积极健康的心。教学重点⒈ 把握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了解《哈》的艺术价值。⒉ 体味“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教学难点学习哈姆雷特处事(复仇)的理性态度,并进而探究装疯原因,从而把握其复杂的性格特点。教材分析本剧居于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中将其定为自读课,应当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戏剧的前提下,了解一下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篇,以开阔眼界,亲近经典,故本剧的学习应主要立足在了解之上而非深入研讨。课文节选的是《哈》剧的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局的高潮部分。鉴于《哈》剧较复杂的剧情和人物关系,须在进入文本学习前先向学生简介剧情,此其一;又因节选部分不能很好的表现哈姆莱特的主要性格,所以学生要想真正走进这一人物的内心尚有困难,无法自主研讨课后的思考题,故教师须向学生课前下发资料(或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但即便如此,本节课的定位应仍是了解名著而非欣赏名著,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介绍或讲解而非只是引导。教师应该引导他们通过赏析《哈姆雷特》的剧情,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思索的魅力,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在教材中的主旨所在。学情分析⒈ 学生对戏剧的情节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戏剧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戏剧的冲突等,这一特点易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⒉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对外国戏剧存在陌生感。因此,对剧中人物语言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⒊《哈姆莱特》剧本本身在思想上的深刻性,增加了学生欣赏中的难度。需要教师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步步深入。教法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以问题引入法带动学生展开讨论,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学生做总结,教师点拨。以查找法搜索有效而经典的台词,用语言评析法深入分析人物语言,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人物形象。学法指导⒈ 诵读品味: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要反复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1.3《哈姆莱特》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