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总结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总结_第1页
1/18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总结_第2页
2/18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总结_第3页
3/18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总结 语文,是人们相互沟通思想等的工具。语文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岳阳楼记》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 年 8 月 29 日—1052 年 5 月 20 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 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实行“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 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 世。 二、问题思考 1、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 因为是应滕子京之请而作记,所以有必要先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事,也是对滕子京的赞颂,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当政者的不满。 2、第 2 段如何写景?衔、吞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特点概括地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接着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又从时间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景象。六个短句,既精炼,又有气概。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 3、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作者发了什么议论?为什么在文章末段发这样的议论? 作者借虚拟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与上文的迁客骚人对比,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是否定、批判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作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