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地理复习考点有哪些 地球的矿物和生物等资源维持了全球的人口生存。西方人常称地球为盖亚,这个词有“大地之神”、“众神之母”的意思。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中国地理复习考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球构造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诞生于 45.67 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 10 亿年内。从那以后,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他环境,使得需要氧气的生物得以诞生,也使得臭氧层形成。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一起阻挡了来自宇宙的有害射线,保护了陆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质历史和轨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续。地球估计将在 15 亿年内继续拥有生命,直到太阳不断增加的亮度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圈。 液态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须的,但并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地球的内部仍然非常活跃,有一层很厚的地幔,一个液态外核和一个固态铁的内核。 地球的内部分为三个部分:最外层是地壳(由岩石组成),中间是地幔(由岩浆组成),里面是地核(由岩浆组成)。 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当前,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自转的 366.26 倍,这段时间被叫做一恒星年,等于 365.26 太阳日。地球的地轴倾斜 23.4°(与轨道平面的垂线倾斜 23.4°),从而在星球表面产生了周期为 1 恒星年的季节变化。月球是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地球的卫星,诞生于45.3 亿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稳定了地轴的倾角,并且减慢了地球的自转。大约 38 到 41 亿年前,后期重轰炸期的小行星撞击极大地改变了表面环境。 总结:地球这个名字来源于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从球体哲学上“完美性”和数学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这个名称和概念。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沙丘 沙丘的类型可以根据含沙气流结构、风力方向和含沙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风力作用的方向和沙丘形态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沙丘主要有以下三大类:①新月形沙丘,又称横向沙丘。平面如新月,走向与风向垂直或大于 60°。沙丘两侧有顺风向前延伸的两个尖角,高度一般在数米至十余米。迎风坡为凸坡,较平缓,坡度约 5°~20°;背风坡为凹坡,较陡,坡度约 28°~34°。其形成过程可分为:饼状沙堆阶段、盾状沙丘阶段、雏形新月形沙丘阶段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