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标要求】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区位这个概念,了解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区位对城市的影响;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2·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市政服务用地分布特点。3·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2·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地理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4·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教学重点】 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的功能分区 4·中心地理论【教学难点】1·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2·影响城市的功能分区的因素。3·中心地理论。【教学准备】 1·自制 PPT 课件 2·收集本地城市用地资料爱心 用心 专心3【教学方法】 图示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 人口和产业在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形成了城市。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楼厦如林的大都市,清雅宜人的小城镇,风情浓郁的文化中心,车船如梭的交通枢纽,在大地上谱写出岁月沧桑,吟诵着人们对未来的期冀……城市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城市又时刻在改变着地理环境。城市化的持续推进,把古朴的乡村变成繁华的都市。城市诉说着历史沧桑,城市传扬着地域文化,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城市凝聚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城市有什么特点呢?城市与乡村有什么差异?[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 P26 第一段。[点拨] 人口和产业在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形成了城市。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