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第三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单元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以及江南经济的开发和文化的繁荣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中原人向南迁移,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而 中原经济发展缓慢,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开始改变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解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开发和文化的繁荣。)朝代更替: 东魏→北齐 曹魏 十六国→北魏→ 西魏→北周 东汉 三国 蜀汉 西晋 ↘隋朝 东吴 东 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考点 1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考点要求】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重点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江南农业开发的时间、范围、特点、影响和原因;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特点和表现(翻车、开发边疆地区的时间、地区);丝织业、冶炼业、制瓷业(白瓷)、造纸业(影响和中心)发展的表现。【整体概括】总的态势是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北方中原地区缓慢恢复和发展,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开始改变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由于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乱不断,而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民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推动了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民族之间经济交流加强,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考点扫描】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开发的地区从江南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扩展到岭南地区与闽江流域南方耕地面积增加;耕作技术有很大的进步,施肥技术与牛耕、铁农具得到推广;水利兴修十分突出;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大有提高。三 吴 地 区 发 展 最 快 , 逐 渐 成 为 富 庶 之 地 , 洞 庭 湖 、 鄱 阳 湖 流 域 和 成 都 平 原 也 有 较 大 的 发展。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他们共同开发南方,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统治者实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且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