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 3 春秋战国纷争与民族融合【考点要求】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过程;准确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作用;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整体概括】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逐渐瓦解,王室衰微,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到战国时期,大国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越来越少,统一趋势加强,频繁的战争还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民族融合。 【考点扫描】 ① 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春 秋 战 国 BC770-----------------------------------BC476 BC475----------------------------------BC221 奴 隶 社 会 瓦 解 封 建 社 会 形 成争 霸 战 争 兼 并 战 争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特征② 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①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② 战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③ 公元前 475 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背景:周王室东迁后,王畿之地只剩洛阳周围二百里。诸侯不听命,不朝贡。目的: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以支配其他诸侯国。基础:管仲改革,“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成为东方强国。经过:用“尊王攘夷”旗号,联合黄河中游诸国,北御夷狄,南制楚蛮,成为霸主。标志:公元前 7 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周王室派代表承认其中原霸位。① 公元前 7 世纪后期,城濮之战晋国大败楚国,大会诸侯,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② 公元前 6 世纪初,楚军大败晋军,楚庄王称霸中原。吴越争霸:两国先后在南方称霸,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是春秋后期霸主。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① 加速了奴隶制的衰亡,为社会发展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② 争霸形成了局部的统一,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③ 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为华夏族形成奠定了基础。背景: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不少诸侯国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大权。三家分晋:公元前 403 年,晋国韩、赵、魏三家大夫被封诸侯,正式分晋。田氏代齐:后来,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姜氏而为诸侯。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兼并持色:战争更为频繁,政治格局变化无常。① 公元前 3 世纪以后,东方各国衰落,秦国无敌于天下。② 公元前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