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 18 繁荣的隋唐文化【考点要求】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重点难点】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发明;僧一行的天文历法成就;唐朝的三部医学著作及其作者、《唐本草》的历史地位;大兴城和赵州桥的的建筑者;唐朝的宗教政策和道教的地位、佛教的中国化;韩愈的主要思想和柳宗元、刘禹锡的思想特点;隋唐教育兴盛的三大表现及主要教学内容;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唐诗革新的先驱和成就最高的诗人;莫高窟的艺术地位;隋唐绘画的主题和杰出画家;隋唐的著名书法家及其突出成就。【整体概括】由于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唐朝辉煌灿烂的文化。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表现在:对外文化兼容并收,博大精深 ;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民族色彩浓重;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圈。【考点扫描】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②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③各族交流、融合,增添了多民族色彩,和亚欧洲频繁往来,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雕版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唐中期,有配方记载;唐末,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原因我国最早发明天文历法:唐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较准地反映了太阳运行规律,表明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他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唐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长安城:设计合理,规模宏大,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赵州桥:隋工匠李春设计建造,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政策:三教并行(尊道、礼佛、祟儒),不排斥外来宗教。道教:地位居佛教之上,玄宗时极盛。原因:唐宗室奉老子李耳为祖先。佛教:广为流行,武则天时备受宠遇;渐趋中国化。伊斯兰教、景教等外来宗教,唐允许它们建寺传教。韩愈:推崇天命论。为维护封建统治,用儒家天命论和封建纲常反对佛道观点。柳宗元:反对天命论。天地无意志,不能赏罚;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历史发展非圣人意,势也。刘禹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