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0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0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_第1页
1/9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0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_第2页
2/9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0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_第3页
3/9
2009 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 20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考点要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重点难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三个方面及其表现;庆历新政时在位的皇帝、改革者和改革的中心措施;王安石变法的时间、在位的皇帝、主要措施及作用、失败原因和废除新法的人物。【整体概括】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些措施解决了唐朝后期以来蕃镇割据的局面,使北宋政治出现了稳定,也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至北宋中期,已出现严重的财政、政治和边防危机。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考点扫描】①原因: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②结果:阶级尖锐对立,“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①“分化事权”的办法为防止文官武将专权,结果形成冗官局面。②募兵、养兵的办法造成兵员剧增,扩编后的军队素质低下,临阵多败,形成“积弱”局面。③冗官、冗兵造成国用大增,辽和西夏又要大量银绢,入不敷出,形成“积贫”局面。农民反抗:宋仁宗时,农民起义不断,遍及中原。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社会危改革背冗官冗兵土地兼并改革目的: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统治集内部一些人提出变法主张。①1043年,宋仁宗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②范仲淹提出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仁宗大部采纳,施行新政。整顿吏治: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其它:裁并州县,减轻摇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开始: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后以20%的利息偿还。作用:既可限制高利贷盘剥,又可增加政府收入。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兴修水利(主要由民众筹资兴建),开垦荒地。 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税赋,官僚、地主不得例外。作用: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在东京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也增收。 将农户编为保甲,保丁农闲练兵,平时种田、维持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作用:利于控制人民和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0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