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6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6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_第1页
1/3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6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_第2页
2/3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6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_第3页
3/3
2009 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 26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考点要求】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明末农民战争【重点难点】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影响。【整体概括】 明朝中后期,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奸臣当道,土地兼并严重,政治黑暗腐朽,导致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再加上天灾和沉重的赋税负担,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发动起义,推翻了明朝的腐朽统治。【考点扫描】 陕北起义:王二起义揭开序幕,李自成、张献忠先后起义 进军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攻克西安:建立大顺政权(1644 年正月) 攻占北京:大顺军攻占北京(1644 年三月) 明朝灭亡:崇祯自缢,标志明朝灭亡(1644 年三月) 【知识归纳】一、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1、原因:① 根源:君主专制政体的腐朽。② 政治上:君主专制政体。③ 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④ 个人因素:皇帝腐朽。2、表现:⑴ 政治腐败:①皇帝昏庸 ②奸臣当道 ③宦官专权(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⑵ 经济上:土地兼并3、影响:①明朝政治更加黑暗,封建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明末农民原因 经过意义根本原因: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皇帝昏庸腐朽奸臣把持朝政宦官专权乱政直接原因:天灾不断,政府又加派三饷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均田免粮”口号,标志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进一入一个新阶段② 导致明末农民战争推翻明朝的统治。 4、东林党人的反抗 ⑴ 遭迫害主要原因:主张改革,反对宦官专权。⑵ 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要求改革的松散的政治团体。⑶ 斗争实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较进步力量与腐朽势力的斗争。⑷ 政治主张的实质:维护封建统治。二、明末农民战争 1、原因:① 政治腐败(根本)② 土地兼并 ③ 天灾不断和加派三饷(直接原因) 2、陕北起义 1627 年,饥民王二在陕北首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张自忠建立大本农民政权。3、李自成农民军⑴ 提出“均田免粮” 含义:“田”指封建土地私有制;“粮”指封建剥削的赋税制度。即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赋税。实质: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赋税制度。针对:严重的土地兼并和沉重的赋税。意义:①得到了农民的拥护,为夺取政权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并最终推翻了明王朝。②这一口号反映了农民群众对财产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的反封建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知识·链接明朝末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26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