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 29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考点要求】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重点难点】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明朝修缮长城的目的和鞑靼俺答汗与明朝修好的影响;清政府平定叛乱的皇帝、叛乱者以及设置的统治机构、管辖范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原因、意义;明清对西藏的管理;“改土归流”的概念、地区和意义;清政府进攻台湾的将领和设置台湾府的时间、意义;清朝前期的疆域。【整体概括】明清时期虽然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但明清统治者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有效地控制地方和边疆地区,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从而奠定了我国今天辽阔疆域的基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特别是中央与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民族问题,但明清统治者注重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粉碎了分裂割据势力,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考点扫描】特点: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蒙族:散居内地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草原上的分为鞑靼、瓦剌等部,各自为政。永乐年间:鞑靼、瓦刺先后接受明朝封号,北方相对安定。明中期:国力衰退,修缮长城,加强驻兵以防蒙古骑兵,但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城下。明蒙明关系明后期:鞑靼俺答汗与明修好,明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和好数十年。明末明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部。清入关前,漠南已归属清,后其余各部也臣服清。 ① 漠西蒙古噶尔丹称汗后,占据天山南北,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② 清与之进行约 70 年的斗争,于 1757 年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③ 清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掌管蒙古各部军政大权。①1757 年。天山南路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② 清军迅速将其平定。1762 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土尔扈特部回归:漠西蒙古一支,原西迁伏尔加河下游,1771 年在渥巴锡率领部下回归。明时称乌思藏,设卫所,用藏族人任各级官吏,赐给印信,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内容:酌情封赐各教派首领,各级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法王是最高僧官。作用: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