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 30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考点要求】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重点难点】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和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政策;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最远到达的地区 、意义及其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区别;华侨形成的时间;倭寇的形成和戚继光抗倭的经过、对戚继光的评价;领导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清朝皇帝及其目的、时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性质、意义。【整体概括】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虽然明朝前期曾经一度对外交往频繁,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明朝中后期遭到倭寇、葡萄牙、荷兰等殖民势力侵扰,明朝统治者逐渐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到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曾经一度活跃。但由于受到沙俄和荷兰殖民者的侵略,尽管取得了抗击沙俄的胜利,但清朝也逐渐走向了闭关锁国的道路,最终造成了中国落后于西方。【考点扫描】目的:宣扬国威,加强海外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情况:成祖派遣,1405—1433 年先后七次,达 30 多 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① 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时间、航程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② 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③ 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造成国家巨大负担。随国力衰退而悄然结束。① 唐朝开始,我东南沿海很多人到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后更多人迁徙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② 他们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同当地人民一起,为开发南洋作出重大贡献。① 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 ② 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私人海外贸易受到严励限制,于是沿海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① 受命浙东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② 后赴福建、广东、与俞大猷合作,于 1566 年基本肃清倭寇。①16 世纪开始,侵扰我国东南沿海。②1553 年,托言船损货湿借地晾晒,经行贿后获允上岸。③ 又买通澳门守将,获准每年纳银 500 两,租借为暂居贸易地。此后,擅自修筑城垣和炮台,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派驻军队,强行租占。①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 年,郑成功打败殖民者;1662 年,台湾回归祖国。② 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