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高考复习课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运用授 课 人:黄黎树课时安排:2 课时时间、地点:2007 年 11 月 1 日星期四上午第四节课,高三(13)班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确切含义;2.能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本讲重点: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本讲难点: 1.第一宇宙速度;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一、考纲解读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大纲》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等考点均为Ⅱ类要求,对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等考点为Ⅰ类要求。天体的运动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是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具体表现。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就 是 要 知 道 几 乎 所 有 万 有 引 力 问 题 都 与 匀 速 圆 周 运 动 的 知 识 相 联 系 。 基 本 关 系 式 有及(地球表面附近),再结合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物理量 v、ω、T 关系及其关系式来讨论,即可顺利解题。二、命题趋势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问题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考查形式多以选择、计算等题型出现。本部分内容常以天体问题(如双星、黑洞、恒星的演化等)或人类航天(如卫星发射、空间站、探测器登陆、结合“嫦娥一号”等)为背景,考查向心力、万有引力、圆周运动等知识。这类以天体运动为背景的题目,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在航天方面的迅猛发展,更会出现各类天体运动方面的题。三、考点分析1、开普勒第一定律(又叫椭圆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注意:不同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2、开普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边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即角动量守恒。说明:行星近日点的速率大于远日点的速率。3、开普勒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如 05 年全国Ⅰ卷选择题),或 。4、万有引力定律。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公式:,其中 G=6.67×10-11N·m2/Kg2,称为万有引力恒量。适用条件:此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