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全国卷 2 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阅读下边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的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相比于 2009 年的作文材料,今年的材料更为集中:在阅读日之际,四人围绕“浅阅读”展开了讨论。其中既有甲的由不知到担忧;也有乙对其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肯定;也有丁对过去阅读生活的怀念。材料体现了时代特点,比如丙对读图时代与视觉文化的见解。题目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降低了审题立意难度,使大家有话可说。 选准角度,意味着对四人谈话的总体把握。这就要求考生写作中不能只侧重于其中某个方面。“浅阅读”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而言,阅读生活中更应关注那些有关国计民生、文化传统、长治久安方面的内容。 审题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课本相关内容:《庄子》里的朝暾夕月;《孟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拉美百年苦难的沉思;卡夫卡对现代困境的把握……同时,也应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第与辩证关系。审题时可抓住一些细节,比如甲怕失去,明确为什么担心,又怕失去什么。由此也可以想到真正的阅读应该提升个人修养,应该关系到民族命运。再比如“浅”,浅在何方,一味浅下去会有什么后果。这样自然会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产生对“深”的诉求。 就文体而言,可叙可议。写作中突出其文体特征即可。 这个作文题目,对阅读视野较宽的学生而言,容易写出不凡之作。其实,这也是对现代语文的整体要求:深化阅读,加强体验,进一步提升对现实的关注。 例作 浅尝文中的幽香 即使是文豪,也会因为浅读了一片优美的文章而怀念不止;即使是壮士,也会因为浅读到一片经典的武侠而慷慨激昂;即使是孩童,也会因为浅读了一个奇妙的童话而幻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