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_第1页
1/7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_第2页
2/7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_第3页
3/7
1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一、《鹊桥仙》(秦观)教学设计课题:一样别离另样情——《鹊桥仙》(秦观)时间:2013-3-7 周四第六节授课班级:高二(20)班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2、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赏析《鹊桥仙》的独特之处。教学难点: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比较、引导、讨论。二、教学构想:《鹊桥仙》(秦观)一词是一首叙写牛郎织女神话歌颂永恒爱情的七夕词。关于本词教学,首先确定宋词鉴赏的依据: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2、“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朱光潜《诗论》)。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重难点。因为教授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在高一学过《迢迢牵牛星》一首七夕诗,教材又是选修教材,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赏析秦观的这首词的独特的情趣上。教学过程按照“读一读、议一议、比一比”的程序进行。在朗读中感知全文,酝酿情感,在讨论中赏析内容,体味情感,在对比中2深化思维,提高品位。本节课力图在课堂上呈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状态,运用材料比较讨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置引读性的疑问,设置探索性的疑难,促使学生思维深化,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揣摩、比较、分析、综合,提炼出语言的要点,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这样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和感情的碰撞。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朗诵教学和比较阅读。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七夕诗词对照,从意象和情感两方面比较阅读。由此水道渠成地小结秦观在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轻松的笔调、缠绵的感情和高远的'格调等不一样的情趣。另外,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拓展讨论对比古今爱情观,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课时安排:1 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牛郎织女这一古老的神话故事,在古诗词中,早已是写滥了的套子。多少名家咏七夕,每每感叹双星聚少离多。秦观词《鹊桥仙》,能于俗套中翻反传统,出新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新意呢,透露出秦观的何种情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秦观,走进鹊桥仙,徜徉在七夕诗词中,揭开谜底。(二)知人论世(课前预习):3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