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可引起转氨酶升高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人每年都会进行体检。假如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升高,往往会担心自己得了肝炎,十分紧张。也有少数人因为没有任何症状,觉得无所谓。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转氨酶升高是许多疾病的重要指标,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些生理原因。因此,对转氨酶升高应予以警惕,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结合病史、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做出科学的诊断和处理。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器官中。当这些组织器官的细胞损伤后被释放入血,使血液中酶含量增高,并在血液中停留较长时间。医学检查中最常见的转氨酶有两种:一种是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另一种是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正常值都小于40 单位/升。 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据统计与 100 多种疾病或因素相关。郑州市某医院曾报告 1366 例肝功能异常者,除了较多见的各种肝脏疾病外,约 1/3 由心脏、胆道、骨骼肌等 12 种肝外疾病引起。还要注意排除一些生理原因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如剧烈运动后马上接受检查,过于劳累,检查前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酗酒,妊娠,等。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导致转氨酶升高的疾病主要有 9 大类,今介绍如下,以引起读者的重视。 1.急性病毒性肝炎:是转氨酶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检查转氨酶往往大于 200 单位/升,伴有乏力、纳差、尿黄等症状。急性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检测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有助于确诊。 2.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主要为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病情活动时转氨酶轻度升高,症状可轻可重。询问病史和检查相关抗体可确诊。 3.脂肪肝: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大类,前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后者多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障碍。早期转氨酶升高不明显。肝脏 B 超检查能早期确诊。 4.药物性肝病:许多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包括化学制剂和中草药,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依靠详细问询用药史和排除其他肝病。 5.自身免疫性肝病:常见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女性多见,起病隐匿。检测自身抗体是诊断本病的依据。 6.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肝胆管结石和胆囊、胆管肿瘤等。发病时有发热、腹痛、恶心、黄疸等症状,检查可见转氨酶伴胆红素升高,腹部 B 超可见胆囊、胆管病变。 7.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