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点:蚤状幼体,这是所有十足目动物共同经过的幼体期,腹部分节,但通常腹肢尚未发育,眼柄长成。2.知识点: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为小型甲壳动物,体长<3mm,营浮游与寄生生活,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在生殖季节,一般♂都用第1触角或第5胸足抱握♀。交配时,♂先呈执握肢的第1触角抓住♀的尾叉,随后用第5右胸足抱住♀的腹部。接着精荚从♂孔排出,♂就利用第5左胸足取下精荚,并固着在♀孔旁;然后精卵受精,排到水中孵化成无节幼体。3.知识点:亚里士多德提灯(海胆咀嚼器)是海胆类口部的咀嚼器,由约30个骨状物和牵动此骨状物的肌肉即降肌和提肌组成。4.知识点:因为海参的食物主要是从泥沙中获得,所以它需要大量吞食泥沙,而长的肠道可以帮助海参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泥沙中的营养物质。5.知识点:海星再生的条件是必须含有中央盘的残肢才可以再生,否则无法进行再生。6.知识点:宽尾拟角鲨又称阿里拟角鲛,是铠鲨科的一个属,全长20厘米,是最小的鲨类。7.知识点:鳐鱼体呈圆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有些种类具有尖吻,它们的身子扁平,尾巴细长,有些种类的鳐鱼的尾巴上长着一条或几条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8.知识点:鲅鱼也叫蓝点马鲛(学名),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马鲛”,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马鲛的俗称还有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一般长0.26~0.52米,最长可达1米,重20公斤,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属暖性上层鱼,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9.知识点:鲨鱼和硬骨鱼类的不同之处是,它们没有鳔来控制浮潜。如果停止游泳,大部分的鲨鱼会往下沉。为了增大在水中的浮力,鲨鱼具有巨大的肝脏,其中具有大量的油。10.知识点:鱼类洄游的类型有三种,越冬洄游,索饵洄游,产卵洄游。鱼类经常会成群的从一片海域游到另一片海域,这种现象叫作鱼类的洄游。11.知识点:棱皮龟,又称革龟,是龟鳖目中体型最大者,最大体长可达3米,龟壳长2米余;体重可达800~900千克。棱皮龟主要分布在热带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偶尔也见于温带海洋。12.知识点:帝企鹅也称皇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个体最大的,一般身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达到120厘米,体重可达50千克。其形态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全身色泽协调。颈部为淡黄色,耳朵的羽毛鲜黄橘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鳍状肢则是黑色,鸟喙的下方是鲜橘色。帝企鹅在南极严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后代。13.知识点:加拉帕戈斯企鹅是所有企鹅中分布最北端的企鹅,也是唯一的一种赤道区企鹅,它们生活在厄瓜多尔西970千米太平洋海域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分布于南美洲科隆群岛的企鹅,是唯一野生于赤道北部的企鹅。14.164.知识点:鸟类皮肤上没有分泌油脂的腺体,全身只有尾脂腺分泌油脂,所以鸟类需要经常用嘴将油脂从尾脂腺挤出然后涂抹在羽毛上,看起来就像梳理羽毛一样。15.知识点:大叶藻,多年生沉水草本。有根状匍匐茎,节上生须根;茎细,有疏分枝。大叶藻是草本高等植物,而不是藻类。16.知识点:每年仅秘鲁捕鱼量可达1000多万吨,其中98%是鳀鱼。秘鲁鳀鱼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鱼类。17.知识点:蓝藻是最早存在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进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18.知识点:夜光藻是甲藻门的种类,分布广,世界各海域均有分布。夜光藻是海洋赤潮主要发生藻,也是东海赤潮发生的种类之一。夜光藻作为海洋环境中的一种耐污生物,在富营养化的海区内分布尤盛。它具发光能力,海上发光现象常由它受到刺激而引起。繁殖过盛并密集在一起,可形成赤潮,对渔业危害很大。这是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发生赤潮的主要生物之一。19.知识点:发光细菌常和鱼类共生。角鮟鱇、长尾鳕、金眼鲷等动物利用共生发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