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欧姆定律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 Rx 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 Rx 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1.原理:由欧姆定律 I=U 推出 R=U2.电路图:(见图 1)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 (3V)、定值电阻(10Q)、滑动变阻器、导线。4.注意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保护电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3)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5.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图 1第 2 页(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 I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 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 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 U/V电流 I/A电阻 R/Q1灯丝暗红12微弱发光1.53正常发光2.5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6.分析与论证: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 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发现:R 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是温度。)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第 3 页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 3 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 Rx 的阻值。具体的作法是先用电压表测出 Rx 两端的电压为 Ux;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