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作文“眺望远方”素材运用指导【作文备考试题】一个人,只关心眼前的事情,不仅没有一份好心情,也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能够经常“眺望远方”的人,才是有希望的。请以“眺望远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名师题解】“眺望远方”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立意的关键点应当突出两个方面“眺望”和“远方”。首先,“眺望”本身的含义就是“从高处往远处看”,所以在写作时应该突出“高远的眼光”,以及“眺望时应持的方法、态度”。在写作时要明确阐述出“远方的指代意义”,也就是说,要说出“眺望时应该关注的事物”“眺望中看到的事物”等;而且“远方”既可以指实质空间的距离,也可以虚指时间的悠久和遥远,还可以是虚写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迷恋一种人生的寄托、仰慕一种精神的伊甸园、向往一种美好的未来等,无论是“远方”的含义是实是虚,“眺望远方”的含义,都要求以站在高处、以高远的眼光高瞻远瞩,以扩大视野、以回顾历史见古知今,以着眼未来着手于当今等。“远方”可以有多种理解、多层含义。它既可以指空间上的“远方”,也可以指时间上的“久远”或“长远”,还可以指精神上更高的“境界”。眺望远方、追求美好是一种本能、一种可贵的品质,唯其如此,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前进,世界才能变得越来越美好。而“眺望”,表达的是一种心仪已久的念想、一种执着不懈的追求、一种热切虔诚的希望。因此,这应是最佳立意。【推荐素材】素材一: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闭关锁国,自称为王,享受着所谓的“天府之国”的称誉。这种行为等同于遮蔽着自己的双眼,原地转圈,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坠入了无底的深渊。相反,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相比中国而言的小国,却在当时大力发展航海事业,开辟新航路,给自己本国带来丰富的物资。可是,值得疑惑的是,既然这两个国家并没有固步自封,为什么最终没有强大起来,反而被后来居上的英国称霸欧洲呢?原因不言而喻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夺物资,仅仅是为了封建统治者的需求,而英国,在对外开发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目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始积累。英国人为未来的政治变革、工业革命养精蓄锐,站得高,看得远,最终驾驭于欧洲之上。素材点拨:历史的变迁再一次告诉我们: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创造更辉煌的未来。相反,如果不放眼未来,就只能固步自封,走上绝路。这则素材从历史与民族发展的角度出来,有很强的说服力。素材二: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之所以傲立武林,也与他不断眺望远方,改进自己的心境难以分离。从年轻气盛时的青虹宝剑,到三十而立时的紫薇软剑;从大巧不工的玄铁剑到摘花飞叶可伤人的木剑,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眺望远方,以求武学的更高境界。不然,何来“求败”二字?素材点拨:这则素材的角度非常的巧妙。利用书中人物的故事来阐释“眺望远方”的重要意义。金庸的武侠小说和据此改编的影视剧,几乎每一部都深入人心,然而,如果从这些小说或者影视剧中寻找有用的作文素材,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中截取某个人物的故事,尤其是他的成长经历,不乏是一个好的出路。素材三:在2016年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一位硕士毕业生受到了媒体和網友的关注,被大家称为“励志哥”“扫地僧”。他叫张永辉,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学校校卫队的保安。2005年,张永辉报了电子科大的网络教育学院,拿到本科学位。按理,张永辉应该“满足”了,但是他不“甘心”。“身处大学校园,看到师生们都是这么优秀,我也不想落后。”他还想继续提升自己,决定要考研。为了备考研究生,张永辉还把读初二的儿子带到教室里上自习,一直到教室熄灯才离开。张永辉最终以148分的总成绩考上了电子科大MPA。而被问到今后的打算,张永辉表示,想继续留在学校当保安,他觉得干的一直很开心,而攻读硕士“只是为了进一步改变自己看世界的视角,提升自己”。素材点拨:这些年,保安考上大学的故事并不少见,他们的经历其实也恰恰是最真实的励志素材。张永辉考大学,考研,他的继续深造,我们都以为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然而他的回答再次令我们惭愧:改变自己看世界的视角,提升自己。当下,又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样,即便在工作和年龄都不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