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最优补偿研究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最优补偿研究_第1页
1/33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最优补偿研究_第2页
2/33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最优补偿研究_第3页
3/33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最优补偿研究陈在余2012-7-20 14:51:25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2012 年 1 期 【内容提要】 本文从理论及实证的角度对我国最优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继 2003 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是低缴费、低补偿的政策,而问题是这种补偿政策是否最优?考虑到医疗保障风险分散及道德风险的权衡,我们认为医疗保险最优共付率主要取决于农民医疗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医疗支出风险大小及医疗支出价格弹性。运用 2004 年及 2006 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对相关参数进行估计,本文研究表明,我国现行农村合作医疗的最优共付率应为 20%左右,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水平与最优共付率仍有较大的差距。 【关 键 词】农村合作医疗最优共付率风险规避道德风险 一、引言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政府多年来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继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开始恢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发展速度缓慢,直至2006 年,中央政府决定加快推进和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加速,截至 2009 年 9 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 2 716 个,参加人口 8.33 亿人,参合率达 94%(卫生部,2010)。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标准不高,至 2009 年,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合计 100 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 80 元,农民个人缴费 20 元(卫生部,2010)。从合作医疗补偿来看,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普遍偏低,目前合作医疗基金以县为统筹,主要根据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补偿标准,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8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的居民中,仅有 33.5%的门诊患者和85.3%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得到报销,其中,住院患者报销费用仅占其住院总费用的 34.6%。 长期以来我国合作医疗实施的是一种低缴费、低补偿政策(Wagstaff et al.,2007;Wang,2005),但问题是,我国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是否最优?补偿标准过低,则难以抵御农民的疾病风险,也达不到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作用。农村合作医疗是社区医疗融资的一种形式,从农户角度来看,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目的在于获得相应的医疗保障,因此,补偿标准过低,不仅影响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合作医疗的存在失去意义,而补偿标准提高,必然要提高缴费标准,除非政府大量补贴。事实上,2006 年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最优补偿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