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活动如何高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活动 人教版教材的编排内容实际上突出了老师讲的重要性。其程序千篇一律: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老师针对例子进行讲授、示范,然后学生尝试练习并完成相关课堂作业。因为是这种固定的模式机械地重复训练,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的进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也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那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但北师大版新教材的风格却大相径庭,特别关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更多的是注重培育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在活动中猎取知识,探究创新,有利于培育广阔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尽可能的提高数学成绩。但盲目的'活动也会流于形式,重点难以突出,难点也不能突破,往往是课堂上非常喧闹,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那么如何高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活动呢?我通过近几年对新教材地使用,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活动前准备要充分 老师在活动前要仔细分析班上的学生特点及数学学习情况,在讨论教材的同时,备好学生。同时要将学生合理地进行分组: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会表达的和不善表达的、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内向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这样,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沟通就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当然,每小组的活动工具也要准备充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在备课中,也要适当考虑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情况,有的放矢,保证活动课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很多老师初次上数学活动课时,方法就是让每小组的学生拿出活动工具在老师指导下开展活动。虽然学生按老师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活动,但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学生谈体会与收获时,学生却不知从何说起,其原因是学生未明确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迷失了方向。因此老师在活动开始前,要给学生适当的交代,如出示讨论题等。这样,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去活动,也才会有活动的效果。 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要合理安排活动时机。活动不能过于频繁,活动过多会削弱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反馈。同时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活动时间一定要充分,假如学生还没有充分活动时,老师来个“紧急刹车”,这样的活动只会流于形式。因此,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去活动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一些无活动价值的问题,老师应适当点拨,以免浪费时间。 四、活动中要科学指导、动静结合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老师要不断地进行指导,减少各种错误的发生。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