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先学后教教案 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要鼓舞学生独立思考,有根据的怀疑,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和进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可采纳讨论法、发现法和自学讨论法等。今日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先学后教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先学后教教案 1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P.145 页口算(四)。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 P.86 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行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 P.87 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 7 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 5 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 2 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 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 3 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 2 倍,但根据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 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 6 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 9 题。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老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假如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假如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 8 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 11 题及思考题。 小学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先学后教教案 2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23、24 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什么是质数和合数,掌握了推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2.我知道 100 以内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