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木鼓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唱歌使学生了解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激发学生对鼓乐文化的 兴趣。 2、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达佤zu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熟练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木鼓是佤 zu 特有的一个鼓种,歌曲《木鼓歌》表现了佤 zu人民欢乐歌舞的场面,佤 zu 人民唱起欢乐的《木鼓歌》,跳起轻快的佤 zu 木鼓舞,尽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歌曲为一段体,羽调式。曲调明快、跳跃、具有舞蹈性节奏。歌曲运用了很多重复的手法,衬词的使用也增添了佤 zu 民歌特有的味道。歌曲表达了佤 zu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及歌颂。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木鼓歌》,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优秀鼓乐文化的了解,为歌曲加伴奏,实行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佤 zu 民歌风格的歌曲。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听辩音乐和观看实物导入新课,从而了解鼓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鼓文化的兴趣,创设欢快活泼的音乐课堂氛围;二是在唱歌教学中,以“听”为主,重在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发挥自主性,提高音乐表现力;三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可在听唱沟通中予以解决;四是利用课堂乐器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音乐理解、表达和制造能力,增加学生的参加程度,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提高视唱能力,并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五是为歌曲加伴奏,让学生从中体会“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力和无穷魅力,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建立自信;六是让学生用“鼓”字组词,以此拓展学生的造词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乐器在演奏?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放录音《丰收锣鼓》的片段) 学生积极回答:是鼓的声音,喜庆,喧闹,震撼。。。。。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鼓,老师拿出实物让学生看。(军鼓、腰鼓、手鼓、堂鼓、铃鼓、拨浪鼓等) 学生很感兴趣, 师接着讲一讲: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通过节奏的变换来表达情感,中国的鼓乐文化包罗万象,各地区的鼓文化不尽相同,极富魅力,鼓的种类有 300 余种。 今日我们学习一首《木鼓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32 页。 二、新课: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木鼓介绍:(边放课件老师边讲解)木鼓是佤 zu 特有的一个鼓种,在佤 zu 人民心目中,木鼓是通天神器,是最为尊贵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