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专题概要】第四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要点突破】(2010·北京卷文综第 2 题)图 1 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 1、2 题。图 1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C【解析】【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运动与循环过程,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由题意,题干上讲: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这说明该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质历史上的岩石形成,后来发生地球内部物质的上升运动,岩浆上升涌出侵入到地壳中,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然后是搬运等过程,选项 C 正确。[(2010·重庆文综)图 4 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 4,回答 6~7 题。6.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 背斜山7.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命题立意】本题借助地质剖面图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喀斯特地貌特点以及地带性分布规律。本题基础性强,难度较小。【规范解答】6 选 D,7 选 C,。第 6 题,根据所给的地质剖面图可以看出,高速公路隧道穿过的部位,岩层向上隆起形成山地,应为背斜山。第 7 题,石芽、溶洞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地貌,而石灰岩是发 育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岩石。页岩、板岩和花岗岩都不能发育成喀斯特地貌。 (10 年天津卷文综第 3 题)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3~4 题。3.据图 2 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海陆变迁与地壳运动。该地区目前为陆地,出现古海蚀地貌,只能说明陆地相对上升,或海洋相对下降。【高考真题探究】(2010·广东卷文综第 7 题)7.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 3示意),其成 因是 A. 侵蚀一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