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标要求] 1.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4.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5.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6.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高考导向]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其在历史必修 1 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在高考中频频入题。从 2010 年高考相关试题来看,命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加大对主要知识点的考查力度。如江苏历史卷和新课程全国卷都考了百团大战和甲午战争;山东文综卷、天津文综卷、上海综合卷都考了抗日战争;江苏历史卷、安徽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均考了辛亥革命。 2.呼应现实,渗透热点,对与当前的社会现实联系密切的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特别是周年性历史事件在试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威海卫战役 115 周年、辛亥革命 100 周年、百团大战 70 周年、平津战役印周年等均入题。 3.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科能力。通过新情境的设置,突出新课程标准对学习能力的考查。特别要注意的是山东文综卷第 11 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境——一份学生的课堂笔记实录,其内容是对某一事件的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要求学生判断其学习内容。这种材料在高考试卷中是首次出现,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 2010 年新课程卷的最大看点,学生要高度重视。 [整合解读] 1.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及阶段特征 (1)方式:①军事侵略:五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经济侵略: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前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后期以资本输出为主)。 ④文化侵略:传教。 (2)阶段特征:第一阶段(1840~1894 年):侵华的主要国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