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 阅读答案 忽略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原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好玩似的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 孩子满心高兴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的向往。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快乐地说: 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明亮的眼睛说: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好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来的坚定与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 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过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一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里有一枝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_行小字: 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 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 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去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1、文章开头和倒数第二段都描写了同一景物,这样描写有何作用?(2 分) 2、文中几次描写紫罗兰,作者描写紫罗兰有何作用?(2 分) 3、对孩子的心理,作者作了多次描写,请填写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