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点训练二仿写句子[复习方略]做仿写题,难点还是“神似”,而达到“神似”,既需要在审题上下功夫,又要在做题过程中努力达到“神似”。所以,二轮复习应努力达到仿写的最高境界——形神兼备。如何审准题、答好题?自主练习1.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一片归帆,是一缕乡情;倾注了乡情,满载着沧桑和希望。答:答案(示例)一缕清香,是一份成熟;酝酿了成熟,展示着高洁和恬淡。一朵飞絮,是一丝希望;放飞了希望,蕴藏着温风和细雨。解析解答该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等。“一片归帆,是一缕乡情”是比喻句,“倾注……”“满载……”是动宾关系的短句。然后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2.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横线上语句补写,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句式和谐。宽容像一朵鲜花,散发着清香,即使有人踩上一脚,也依然会把香味留在鞋底;宽容如一场小雨,给人以清爽,即使大地充满污秽,也依然会覆盖它的周身;宽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笑面人生吧,朋友,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别人等于宽容自己。答案(示例一)似一把花伞给人以舒适即使自己淋雨也会永远为人们撑起一片晴空(示例二)似一盏明灯给人以温暖即使是长夜漫漫也依然要把光明注入夜色精准审题(一)设问方式1.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根据语境,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横线处补写相应的语句(部分)。(二)审题要点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中,仿写的审题最重要,难度也最大。其要求是:(1)审题干,主要审显性要求。(2)审例句(或仿句的上句或下句),主要审隐性要求。例句所包含的隐性要求有:①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审题时既要注意整个句子,又要注意句子的局部特点;②修辞特点,例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注意所有的修辞应一致;③内容特点,保证仿写的句意与例句的句意性质一致;④感情特点,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保证句意情调一致;⑤用词,如词语的褒贬雅俗,有无叠句等;⑥标点的暗示作用,如分号表示并列或对举关系,冒号表示总分关系。规范答题答题思路仿句式+仿修辞+仿意蕴特别注意①规避仿写常见误区。a.脱离话题,b.结构不一,c.修辞不符,d.色调不合,e.出现语病。②应与仿句高度吻合,包括标点。答题示例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热情大方。剖析句式上,句子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六个字的主谓句、四字主谓短语、四字并列短语;修辞上,主谓句是个比喻句;意蕴上,要符合年龄阶段的特点。如何实现仿写从“形似”到“神似”?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个句子,将某两部名著的内容从某一侧面表现出来。长大后,我不再满足于童话带来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我时而在鸟语花香的花果山上嬉戏,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流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考生答案1时而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折服时而因宋江的机智胆识拍手称快问题诊断审题欠深入,分析不到位。剖析矫正该答案存在审题上的问题,“名著的内容”很多,是不是任何一点都可以拿来呢?当然不是,这里面有隐性的要求,那就是作品中比较典型的、重点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水浒传》中,宋江的机智胆识并不突出,且作品的出发点、中心也不在这里。考生答案还存在分析不到位的问题,画线句是陈述句,使用了偏正短语;而仿句变成了被动句、主谓短语。考生答案2时而在尔虞我诈的三国游玩时而在侠肝义胆的梁山逗留问题诊断只求“形似”,忽视“意谐”。剖析矫正该答案从形式上看是没有问题的,但这种答案很难得满分,因为它没有意蕴,没有做到意境和谐。在“尔虞我诈”的三国游玩什么,又有什么值得游玩的呢?“侠肝义胆的梁山”有什么值得“逗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