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 高考作文技法:素材运用之加工表述 2素材的加工表述同一则素材,在不同学生的笔下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效果,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素材的加工表述。千篇一律、照搬照抄,这是素材表述的最大症结;运用素材进行写作时,除了要根据话题需要选择出相应的素材细节外,还需根据文体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语言加工。如何加工?请先阅读下面两段 2009 年高考佳作中的文字,领会其素材表述和加工的方式及特点。1.2003 年的春天,经过慎重考虑后的徐本禹离开学校来到贵州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开始了他义务支教的旅程。在这座“孤岛”上,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但物质贫乏及信息闭塞并没有黯淡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晴。志愿者来了又走,只有徐本禹的生命列车在此长长地停留。吃的是玉米面、土豆、酸汤,点的是油灯,他仍坚持着为山里的孩子上课。如果善良是一种财富,那么徐本禹是最富有的人。正是他心中最珍贵却犹如细雨一般的善良,支撑着他湿润每个学生的心灵。他的大善,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他的大善,唤起千千万万人对山村小学的资助。也正是他的大善成就了自己真实的有意义的人生。(全国卷“新课标卷”《善行天下》)2.在行善的道路上,我看见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将自己名下的 580 亿美元悉数捐出;我看见了捐资赈灾中,王老吉集团的施少斌捐出了 1 亿元人民币;我看见了商业巨子李嘉诚,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我看见了仁爱满怀的德兰修女,用仁爱之心感动着世界人民,她把仁爱之光洒向世界各地。(全国卷“新课标卷”《天使旅行箱》)上述两例代表了素材表述的两种基本形式:细节再现和概括评价。1.细节再现细节再现简称细化,多用于叙述性较强的文体中。所渭细化,实际上就是对细节点进行情景还原。怎样实现情景还原?大家熟悉电影,电影的魅力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体现:一是高质量的特写镜头。如有一部反映解放战争的电影的开头,先是一个高视觉的画面,展现的是广袤的黄土高原,隐隐约约一行足迹延伸至远方,镜头跟随足迹的方向,只见足迹的尽头站立着一个人,背对着观众,然后镜头慢慢摇到人物的正面,一看是毛泽东。人物的出场依靠良好的背景渲染。二是有感召力的情节。《泰坦尼克号》以一对男女青年在几十天的航行途中从邂逅、相识、相知到相爱最后杰克为救爱人露丝献身大海的故事,表达了永恒的爱这一主题。写作素材点的细化即情景还原也是一样,需要结合生活经验,运用联想、想象,进行情景(背景和情节)还原,有时甚至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