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 高考作文素材:秋高气爽【说文解字】 现代汉字“秋”写作从禾从火,以前火在禾之左或右,现在固定在左,因而一般人误以为秋是“火”字旁。其实这是字形的讹误。“禾”是象形字,像庄稼禾苗之状。“火”本跟“禾”相连接不可分离,是像成熟而下垂的谷粒。所以“秋”字整体是一个象形字,像禾苗成熟而谷粒下垂之状(见右图)。甲骨文中的“秋”字很显然是突出成熟的谷穗。《尚书·盘庚》中“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就是表示庄稼成熟之“秋”的本义。殷商人在计年时只分春秋两季,因为对农耕民族来说,“春”与“秋”正是一年中播种和收获的季节。 “秋”除了在秋收、秋季、秋风、春华秋实、一叶知秋等词语里表示基本意义外,在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特定的文化含义。因为秋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所以常用“秋”来表示一年,如千秋万代、永垂千秋、多事之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因为一到秋天,天气转冷,树叶凋零,故有古词“秋零”和“秋严”,表示秋气肃杀、景物凋零。又因秋天草木枯黄,有“秋黄”一说,形容人面黄肌瘦就说“面如秋色”,形容容颜衰老就说“胡未灭,鬓先秋”(见陆游《诉衷情》)、“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见李白《春日独酌》),以至形容年老色衰的女子就有“秋娘”“秋眉”“秋鬓”等说法。 另外,我国古代农时把秋天一分为二,秋收的时间段叫长夏,如此一年则以五个时段分别跟五行配列,春天万亩葱茏为木、夏天赤日如炎为火、长夏万物成长为土、秋天庄稼一片金黄为金、冬天冰冷刺骨为水。于是古人称秋天为金秋。五行又可与方位、颜色配列:东方属木为青色,南方属火为赤(红)色,西方属金为白色,北方属水为玄(黑)色,正中属土为黄色;故而“秋”亦指西方和白色,如“秋陆”(指西方)、“秋容”(指苍白的脸色)、“秋发”(指斑白的头发)、“秋鬓”(指苍白的鬓发)、“秋霜”(比喻白发)、“秋糯”(指雪白的糯米)、“秋练”(指洁白的丝绢)等。秋天是冬夏之交,天气由热转寒,鸟兽开始换毫毛,于是用“秋毫”形容初生的绒毛极其细小,例如成语“秋毫无损”“秋毫无犯”就是形容极其细小的事物。 秋天的天气变化极大,忽而万里晴空,给人“秋高气爽”的感觉;忽而风雨交加,令你“秋风秋雨愁煞人”。有时河水暴涨,“秋汛”泛滥;有时河水清澈,足以“望穿秋水”(秋水,常比喻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秋天的景色分外风和日丽,真是“秋色宜人”,但往往却在立秋以后仍然十分酷热,人们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