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高考语文 文言修辞例说作文素材

2011高考语文 文言修辞例说作文素材_第1页
1/2
2011高考语文 文言修辞例说作文素材_第2页
2/2
语文:2011 高考作文素材:文言修辞例说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部《论语》 ,不但是儒家思想学问所在,其语言之精炼、优美、含蓄,堪称古文学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说:“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修辞用得好,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所以古人写文章时也非常重视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这些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我们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对文言文阅读影响较大的修辞格。1.借代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得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难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2.互文就是写作时,为了某种需要,故意将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用两部分或几部分来表达,使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上文里省去了下文里将要出现的词语,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出现的词语;理解时,必须把上下文拼合起来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再如:⑴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⑵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例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明月是秦时的,关隘是汉时的。而应合起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此句由于受音节和字数的限制,前面省去了一个“汉”字,后面省去了一个“秦”字,诗句因而显得含蓄凝练,这正是互文的修辞特点。例⑵“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构成互文,“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构成互文,应理解为:(秦孝公)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作者通过互文的修辞方法,将一个意思分成几个句子来表达,尽情铺陈,更加鲜明有力地表现了秦孝公称霸全国的野心。3.合叙文言文中,有一种与互文相对的修辞格,它把本应分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高考语文 文言修辞例说作文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