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 高考作文素材: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代散文文体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比、对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从先秦开始,随着散文的不断发展,散文的类别逐渐增多。到清代时,桐城派作家姚鼐把古代散文加以总结,分为 13 类,其中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散文文体有: 一、史传 ⒈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 ⒉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汉书》。 ①本纪:记述帝王的事迹。如《项羽本纪》。 ②世家:记述诸侯的事迹。如《陈涉世家》。 ③列传: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 ⒊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国语》《战国策》。 ⒋传:记录某人生平事迹。如《柳敬亭传》《张衡传》《种树郭橐驼传》。 ⒌记……事:着重记载正史所不予收录的遗闻逸事。如《记王忠肃公翱事》。 ⒍逸事:散失没有流传的事迹。如《左忠毅公逸事》。 二、杂记 ⒈描写山川风物的杂记。如《石钟山记》《登泰山记》《虎丘记》。 ⒉描写人事的杂记。如《病梅馆记》《五人墓碑记》《项脊轩志》。 ⒊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有志怪杂录、历史掌故、琐闻逸事 、文艺随笔、资料考证、名物训诂、读书杂记等。如《搜神记》《世说新语》《梦溪笔谈》。 三、论说 ⒈语录体:如《论语》《孟子》。 ⒉论文集:如《荀子》《韩非子》。 ⒊史论: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论经史,以论证为主。如《过秦论》《六国论》。 ⒋说:陈说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师说》《问说》。 ⒌原: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如《原谤》。 四、序文 ⒈书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愚溪诗序》。 ⒉赠序: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如《送李愿归盘古序》《送东阳马生序》。 五、奏议 ⒈疏: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如《谏太宗十思疏》《论积贮疏》。 ⒉表:臣下向君主陈述较为重大事件或陈请谢贺。如《出师表》《陈情表》。 ⒊对: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也叫“对策”。如《隆中对》。 六、辞赋 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