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述评与近几年一样,今年高考全国各地共有 17 套语文试卷。其中 17 道作文题,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分析它,欣赏它,反思它,完善它,对于我国高考语文的研究与正在走向纵深阶段的课改,都有其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一片材料天地 材料作文,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出现,不过当时命题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只提示写作范围与文章体裁。要求考生认真阅读材料,经过细致分析,归纳出中心,且根据这个中心写作文。当时,常有考生读不懂材料,弄不准材料中心,以致走题或偏题。本世纪重新兴起的材料作文与之不同,因而被称为“后材料作文”。比如在材料中心方面,不为难考生,或暗示中心,或提示中心,有时甚至列出几个明白的观点供考生选择。这种后材料作文,是继本世纪初话题作文登上高考作文舞台之后出现的。一个时期,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三足鼎立,各领风骚。2005 年以后,随着话题作文的衰落,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双峰竞秀,平分天下。近几年话题作文淡出江湖,命题作文重履下坡,材料作文独当一面。直至 2012 年,话题作文踪迹全无,命题作文只有江苏卷一题“忧与爱”,其余 16 卷全是材料作文。而且“忧与爱”也是材料式命题作文,可以说,今年高考作文领地已变成“材料”一统天下的王国了。 从文字量看,今年 17 题总字数达 3900,远超过前几年的 3300 多字,这是全都使用材料进行命题的表现。从材料性质与内容看,17 题所用的材料(包括江苏卷命题作文的材料)可分为如下八类:1.寓言材料,如全国大纲题“脱掉鞋子挑秧苗”、全国课标题“修船工顺手补小洞”、辽宁题“钢琴家衣着简朴”;2.童话材料,如天津题“小鱼不知道水是什么”;3.新闻材料,如重庆题“保安查冷库救人”、北京题“火车的敬礼”,安徽题“将梯子横放”;4.诗歌材料,如四川题“手握一滴水”、江苏题“慈母手中线”等5.警句材料,如福建题“人生中的赛跑”;6.论述材料,如山东题“孙中山论成功”、上海题“舍弃的微光”;7.讨论材料,如浙江题“站在路旁的鼓掌人”、湖北题“书信的形式”、江西题“没有与拥有”;8.图画材料,即湖南题“一双手”。为什么要把作文题中的材料分为上述八类呢?因为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的审题方法。比如寓言材料,主要挖掘其寓意;警句材料,本身就是作文中心;论述材料,需要归纳其论述中心;讨论材料,只要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 命题作文实际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