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 课 日 期课堂类型新授授课老师课 题§4.1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伽利略理想实验;2、惯性概念;3、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有关物理学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3、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重 点1、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难 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教 具投影仪、片,小车、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教 学 过 程具体教法教学(一)导入新课 前一章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但没有进一步讨论物体为什么会做这种或那种运动。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知道运动和力的关系。在力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运动学;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动力学。导入新课内容教学内容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是很重要的,设计各种机器,控制交通工具的速度,研究天体运动,计算人造卫星的轨道等等,都离不开动力学知识。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牛顿在 1687 年出版了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部名著中,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这三条定律称为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的基础。这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牛顿运动定律。在讲台上放一辆小车,使它处于静止状态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呢?(学生答:要用力去推它)师讲:从这个例子很容易得到: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那么力和运动之间关系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新课教学一、历史的回顾 1、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最初认识及亚里士多德其人.(见扩展资料) 2、伽利略理想实验: (1)动画模拟该实验,并指出不能够真正试验的原因.或做课本所讲的气垫导轨实验(有视频资料),并指出为什么只是近似验证.由实验结果推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矛盾的焦点蚀是试实验条件的不同.㈠用手推小车,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