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 学年高一物理 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案 1 新人教版 突破思路 本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或者静止或者是匀速直线运动,反过来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就是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满足的条件是合外力为零.即无论哪个方向上的合力都是零. (2)有关研究对象的选取:若问题中只有一个物体,一个过程,研究对象没有选择余地,也就是研究这个物体和这个过程.若问题中是一个连接体,又有多个过程,首先研究谁,再研究谁;是研究一个物体为好还是研究多个物体为好,这在审题中需要认真思考.总的原则:首先被研究的应该是受力最简、已知量足够多的,这样通过研究后又可将研究结果作为一个已知条件,为下一次研究创造条件. (3)正交分解求解平衡体,建立坐标轴的原则让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不宜分解待求力.因一个待求力分解变成两个待求力,给求解带来很多不便. (4)平衡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动态平衡指物体匀速运动,也可指在某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 规律总结 规律:共点力平衡条件. 知识:共点力作用下平衡的应用. 方法:用平衡条件解题的常用方法: (1)力的三角形法.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平衡时,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反之,若三个力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 (2)力的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成必跟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求解. (3)正交分解法.建立合适的坐标轴,使更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根据物体处于平衡,列出 x、y 轴上的平衡方程来求解. 合作讨论 将两脚左右分开,使两足间的距离约为 30cm 左右.你能从双脚站立不变姿势地改为单足站立吗?试一试,并说明可能或不可能的原因.仔细体验一下,你是如何从双足站立而变为单足站立的? 我的思路:若保持双脚站立的姿势不变改为单足站立,是不可能的.因为两脚左右分开,使两足间的距离约为 30cm 左右,人体的重心和人体在同一个竖直面上,重心的作用线大致落在两足中间.假设单足站立能够平衡,重心的作用线就转移到一只脚上,在保持姿势不变的情况下,是无法做到的.从双足站立而变为单足站立的,身体应逐渐倾斜,将重心转移到一1只脚上. 思维过程 平衡问题的整体法和隔离法 (1)“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