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依法纳税走进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生活场景:体育场看比赛,在超市购买物品,乘坐公共汽车购票,在电影院看演出,到银行取款……)师我想,这样的消费行为我们都有过。这当中无论是超市,还是电影院、银行,经营者都是要缴纳税收的。那么,经营者上缴的税收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生来自我们消费的付出。师那是不是可以说,那些税是消费者缴纳的?生不是,经营者一方直接纳税,消费者与税只是间接关系。师看上面的画面,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税收离我们并不遥远,经常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税发生着联系,我们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我们都是实际上的负税人。为什么这么说呢?生活中有企图不交税的行为吗?依法纳税对公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一节课“依法纳税”就为我们讲解了这些问题。(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依法纳税)推进新课师上周末,我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其中一双皮鞋 160 元,一副眼镜 90 元,一套茶具260 元,总共 510 元。请大家计算一下超市应缴纳经销增值税为多少。生86.7 元,计算方法是 510×17%。师这 86.7 元是谁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生是超市。师那这 86.7 元又是谁承担的呢?生是消费者,也就是老师您了。师对,也就是说这个增值税是我付的,超市缴纳的。因此我是负税人,超市是纳税人。一、纳税人与负税人师国家的税收是从纳税人那里征收的,但纳税人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也就是说不一定是负税人。那么什么叫纳税人?什么叫负税人?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请大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究这个问题。生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师你说的是二者的区别。这二者有没有一致的可能呢?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生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例如个人所得税就属于这种情况,一个人既是纳税人,又是负税人。师很好,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纳税人不是负税人呢?生这种情况很多。例如老师您在超市买东西时,超市是纳税人,超市把税款转嫁到您身上,由您负担时,您只是负税人了。师哈哈。老师想光荣地纳一次税还不成,原来只是负税人。你说这种情况很常见,你还能举个例子说明吗?生可以。例如企业要交增值税,企业虽然是纳税人,但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压低原材料价格,把税款转嫁给消费者和供应商,这...